湖北省中小学课本剧创作节圆满落幕|戏剧教育的种子在这里发芽

时间:2023-12-10 14:03:47来源:原创文章

    11月26日,同声诵经典——2023首届湖北省中小学课本剧创作节成果展演暨戏剧与教育融合运用研讨会在武汉传媒学院顺利举办。活动在省全阅办、团省委、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由湖北广播电视台主办,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武汉传媒学院承办。

      展演现场,来自全省6个中小学的课本剧在舞台上一一呈现,有穿越千年的《阿房宫赋》、展现爱国情怀的《七子之歌》、将神话传说融入皮影戏的《嫦娥奔月》、运用AIGC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向蓝天的恐龙》、将基础乐理知识具象化的音乐剧《奇妙的音乐世界》、致敬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振兴的《青山不老》。

      来自武汉市江夏区实验小学(古驿路校区)402班的谭可然小朋友参与了《奇妙的音乐世界》的演出,她说“这是我第一次登台表演,很喜欢课本剧这种形式,既学到了知识又感觉很快乐。”

课本剧《奇妙的音乐世界》

      据了解,今年7月起,武汉传媒学院近80名师生组成了课本剧创编辅导团队,先后奔赴大悟、荆州、石首、宣恩等地的中小学,帮助各校开展课本剧的创编,进行戏剧+教育的创新实践。

      武汉传媒学院党委书记郭新力表示,经过这次课本剧的辅导创作,对于一些中小学来说,他们收获了充满乐趣又鲜活的课堂,更是高质量的落实了“双减教育”政策精神。对于武汉传媒学院来说,是在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用专业服务乡村振兴,推动“百校连百县”深入开展。同时,课本剧选取了中小学各科目中,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这也推进了“大思政课”建设,将小课堂融入大情怀,努力实现协同育人与多维发展。

      在当天下午开展的戏剧与教育融合运用研讨会现场,多名校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戏剧与教育话题展开谈论。

      湖北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蔡家园:“我高中的时候学习曹禺先生的《雷雨》这篇课文时,老师让我们每人扮演一个角色,没想到那时候我就已经体验到了课本剧,对于那时候老师的教学方式来说,是非常创新的了,我也感受到了戏剧的魔力,体会到了戏剧创新的力量。课本剧是一个能丰富并拓展孩子们戏剧知识和艺术眼界的教育方式。”

      武汉市文联一级作家 田天:“武汉是荆楚文化的码头,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个码头,戏剧的艺术之美和教育的力量在这里相互融合,创造出了独特的教育方式和表达形式。孩子们通过亲身实地参与课本剧的创作与演出,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王雯:“戏剧教育是一种将戏剧艺术与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旨在通过戏剧的表演和创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将戏剧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认识到戏剧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宣恩县高罗镇中心小学副校长 姚明君:“偏远乡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有限,这次与武汉传媒学院师生们之间建立的友谊,如长江的流水永不停息,是我们共同的财富,我一直相信教育是有温度的,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武传师生的热情与温度!”

      武汉育才美术高级中学副校长 程臻:“我本身是教历史的,所以对《阿房宫赋》这个节目感受颇多,此次课本剧的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学科教育,也是一次对我们祖先智慧与精神的崇敬与传承。希望课本剧的形式在未来能在更多的中小学得以推广实施。”

      武汉传媒学院电影与电视学院教工支部书记、副教授 雷莹:“我们这次在创编中尝试了把‘分数’这一抽象的数学知识点,用舞台演绎的叙事手段呈现出来,创编不应该仅仅只是为了一场演出表演,更要帮助学科教育‘啃硬骨头’,解决棘手的难题。”

      武汉传媒学院播音创作基础教研室主任 胡桐:“我们一直在教学中尝试舞台剧的元素创新,将传统单调的朗诵与音乐、舞台、灯光相结合,创新它的表现形式,不断地发现问题,然后以创新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播音朗诵是把语言中的情感传递出来最直观的方式,这个情感不止是演员的情感,更是角色的情感,所以很多创新都是围绕着塑造角色开展的。”

      本次“同声诵经典——2023首届湖北省中小学课本剧创作节成果展演暨戏剧与教育融合运用研讨会”,不仅加深了大家对戏剧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更为中小学课本剧的创作和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迪。据悉,武汉传媒学院已经成功申报戏剧教育本科专业,将于2024年9月迎来第一届学生。